close

撰稿人 中國中醫 許天沐 楊品婕
前言
傳染病一直是令人們十分頭痛的問題,隨著交通的發達,傳染病的規模越來越大與傳染範圍也越來越廣泛。近年來,新興傳染病不斷出現,
2003 年中國--SARS;
2009 年墨西哥--H1N1;
2014 西非—伊波拉;
2015 韓國--MERS;
2016巴西—滋卡,
治療與防治都不斷面對新的挑戰。因此大家對身邊傳染病的了解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們要在這邊替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傳染病以及它們的預防方法。

正文
在了解常見的傳染病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傳染病分類吧~~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三條,傳染病在我國被分為五類本法所稱傳染病,指下列由中央主管機關依致死率、發生率及傳播速度等危害風險程度高低分類之疾病:
一、第一類傳染病:指天花、鼠疫、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等。
二、第二類傳染病:指白喉、傷寒、登革熱等。
三、第三類傳染病:指百日咳、破傷風、日本腦炎等。
四、第四類傳染病:指前三款以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有監視疫情發生或施行防治必要之已知傳染病或症候群。
五、第五類傳染病:指前四款以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其傳染流行可能對國民健康造成影響,有依本法建立防治對策或準備計畫必要之新興傳染病或症候群。
中央主管機關對於前項各款傳染病之名稱,應刊登行政院公報公告之;有調整必要者,應即時修正之。

 

類別 傳染病名稱 報告時限 病人處理措施
第一類 天花、鼠疫、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狂犬病 24小時 指定隔離治療機構施行隔離治療
第二類 炭疽病、白喉、傷寒、登革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小兒麻痺症等 24小時 必要時,指定隔離治療機構施行隔離治療
第三類 百日咳、破傷風、日本腦炎、結核病、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愛滋病、腸病毒重症等 一週內 必要時,指定隔離治療機構施行隔離治療
第四類 疱疹 B 病毒感染症、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肉毒桿菌中毒 24小時 必要時,指定隔離治療機構施行隔離治療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Q熱、地方性斑疹傷寒、萊姆病、兔熱病、恙蟲病、水痘併發症、弓形蟲感染症、流感併發重症、布氏桿菌病 一週內
庫賈氏病 一個月
第五類 裂谷熱、馬堡病毒出血熱、黃熱病、伊波拉病毒感染、拉薩熱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新型 A 型流感、茲卡病毒感染症 24小時 指定隔離治療機構施行隔離治療

 

 

 

 

 

 

 

 

 

 

 

 


那我們周遭有那些常見的傳染病呢?
在 2016 年被台灣列為防治重點的有:
腸病毒
登革熱
流感
愛滋病
結核病
茲卡病毒
流感在上周文章中便已經介紹過,所以這周將不多廢篇幅介紹

腸病毒
 

腸病毒.jpg


腸病毒屬於小 RNA 病毒(Picornaviruses)。
小 RNA 病毒科是家族最龐大的病毒,包括某些重要的人類和動物病毒。看名字就知道這些病毒是小型的 RNA 病毒,.具有裸露的殼體構造。這個家族有超過 230 個成員,分成九個屬,包刮:腸病毒(Enterovirus)、鼻病毒(Rhinovirus)、肝病毒(Hepatovirus)、心病毒(Cardiovirus)。
人類腸病毒至少有 71 種血清型,包括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es)、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伊科病毒(Echovirus)。不同的疾病症狀可能由同一種血清型引起,不同血清型也可能導製相同疾病,取決於病毒攻擊的目標組織。過去也將 A 型肝炎歸在這一群,但現在已歸在肝病毒屬。
腸病毒很能對抗嚴苛的環境(包括汙水處理系統及消化道),病可藉糞口途徑傳染病毒。雖然他們可能會造成消化道感染,但是與大家認知不同的是,
腸病毒很少引發腸道的疾病,事實上,多數的感染無明顯症狀。最知名、最被廣為研究的小 RNA 病毒是小兒麻痺病毒。
在所有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之外,以腸病毒 71 型(Enterovirus Type71)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此病毒是在 1969 年美國加州的一次流行中首次被分離出來,當時引起很多無菌性腦膜炎與腦炎的病例。此後包括澳洲、日本、瑞典、保加利亞、匈牙利、法國、香港、馬來西亞等地都有流行的報告,台灣在十幾年前也曾經流行過,可見此型腸病毒的分布是全世界性的。
比較特別的是,雖然世界各地的報告大多發現,感染腸病毒 71 型後,發生神經系統併發症的比率特別高,但是嚴重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只出現腦膜炎、輕微腦炎、肢體麻痺等非致命性的併發症,有的則像 1998 年台灣的流行一樣出現死亡病例,包括保加利亞、匈牙利、馬來西亞、日本都有過類似的情形,其可能的危險因子尚待進一步的探討與研究。

腸病毒流行病學
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 8 到 12 週之久。
腸病毒預防方法
1.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
2. 腸病毒的預防方法:

(1) 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 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 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 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 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 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 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 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3. 腸病毒消毒方法:
(1)消毒方法的選用:
i腸病毒對酸及許多化學藥物具抵抗性,如抗微生物製劑、清潔消毒劑及酒精,均無法殺死腸病毒。
ii醛類、鹵素類消毒劑(如市售含氯漂白水)可使腸病毒失去活性。
iii腸病毒於室溫可存活數天,4°C可存活數週,冷凍下可存活數月以上,但在 50°C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食物經過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
iv乾燥可降低腸病毒在室溫下存活的時間。
v紫外線可降低病毒活性。
(2)含氯漂白水之使用方法(使用時請穿戴防水手套並注意安全):
i一般環境消毒,建議使用 500ppm 濃度之漂白水。
ii針對病童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之物品或表面,建議使用 1000ppm 之漂白水。
iii以泡製 500ppm 含氯漂白水為例:a. 取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 5 到 6%)5 湯匙(一般喝湯用的湯匙,約 15 至 20cc)。b. 加入 10 公升的自來水中(大寶特瓶每瓶容量 1,250cc,8 瓶即等於10 公升),攪拌均勻即可。
(3)環境消毒重點:
i不需要大規模噴藥消毒。
ii只需對於常接觸物體表面(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做重點性消毒。
iii清洗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

腸病毒的臨床症狀
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及疱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有些時候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等。腸病毒感染較常見的疾病、臨床症狀及可能病毒型別如下:
1. 泡疹性咽峽炎:由 A 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為 4 至 6 天。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2. 手足口病:由 A 族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 71 型引起,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病程為 7-10天。
3. 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由 B 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蒼白、發紺、嘔吐。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接著會又明顯心跳過速,快速演變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存活孩子會復原得很快。
4. 流行性肌肋痛:由 B 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合併發燒、頭痛及短暫噁心、嘔吐和腹瀉,病程約 1週。
5. 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由 A 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發燒、頭痛、喉嚨痛、懸雍垂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持續 4 至 14 天。
6. 發燒合併皮疹:與各類型克沙奇及伊科病毒都有關,皮疹通常為斑丘疹狀,有些會出現小水泡。

登革熱
 

登革熱.jpg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由一種登革病毒所引起,登革病毒屬於黃病毒科(Flaviviridae)的一員,屬於一種節媒病毒,顧名思義是透過節肢動物傳播的。登革熱有III、III、IV四種血清型,患者感染到某一型的登革病毒,就會對那一型的病毒具有終身免疫,但是在臨床上若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熱就會出現登革出血熱或是登革熱休克症候群等較嚴重病症。
為何感染不同型登革熱會有較嚴重病症呢?原因尚未有定論,但卻有許童的假說,其中最常見也最重要的假說是”抗體依賴性加強假說”, 認為第一次感染登革熱病毒後體內自然產生的抗體,對其他型的登革熱病毒再次侵入時可以鑑別出來,並和它結合成抗原-抗體複合體,但與平常的中和性抗體不同,不會讓該抗原消失掉,反而會與白血球細胞膜上的接受體結合而進入其細胞內進行複製繁殖,結果釋放出一些化學物質(cytokines),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休克;同時又會使血液凝固功能受損,而產生如腸胃道出血、子宮出血、血尿等症狀。
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主要集中在熱帶、亞熱帶等有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隨著全球化發展逐漸便利,各國之間相互流通及往返也趨於頻繁,自 1980 年代之後,登革熱也開始向各國蔓延,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像這樣有點熱、又有點溼的環境,正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為登革熱流行高風險地區。因此登革熱的預防、防治方式也幾乎都集中在對付蚊子上。

愛滋病
 

愛滋病.jpg


愛滋病 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是由一種被稱為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所造成的。HIV 屬於一種反轉錄病毒。
反轉錄病毒可能是分子生物學上研究最多的病毒,這些病毒是具有套模的正股 RNA 病毒,並擁有獨特的型態與複製方式。1970 年,Baltimore 與 Temin發現:反轉錄病毒可編碼 RDDP(RNA dependent DNA polymerase),也就是反轉錄酶(Reverse transcriptase,RT),可將病毒所攜帶的 RNA 反轉錄成 DNA 並將病毒基因組的 DNA 副本嵌入宿主染色體中。這個發現不僅替他們得到了諾貝爾獎,還推翻了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遺傳訊息是由 DNA 傳到 RNA 在傳到蛋白質)。

愛滋病的傳播
被 HIV 感染者的體液中會出現 HIV 的病毒顆粒,包括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主要的傳染方式是:性行為、共用針頭......等的體液接觸,不會藉由偶然的肢體接觸、碰觸、擁抱、接吻、咳嗽、打噴嚏、蟲咬、水、食物、器具、廁所、游泳池傳播。
性行為活躍者、靜脈毒癮者及其性伴侶、HIV 陽性母親的新生兒是感染的高危險群。
愛滋病的臨床症狀
AIDS 是有史以來最具毀滅性的流行病,多數 HIV 感染者會出現症狀,其中絕大多數最後會治療失敗而死亡。HIV 會從初期無症狀慢慢發展成晚期的深度免疫抑制。與愛滋病有關的疾病主要是一些伺機性感染、癌症,以及 HIV 直接對中樞神經系統所造成的影響。,可能類似流行性感冒或傳染或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以單核球增多症而言,症狀是因淋巴細胞廣泛感染而誘發免疫反應所造成的,這些症狀 2~3 週會自動消失,接下來會出現一段可長達數年之久的無症狀感染期,或持續性淋巴結腫大,這段期間病毒會在淋巴結中複製。
慢慢的患者會開始容易感染伺機性感染的病原體,顯示其免疫系統的衰退,尤其是那些被 CD4 T 細胞、巨噬細胞、CD8 T 細胞及 DTH 反應所控制的病原體(如:一些酵母菌、泡疹.......)。症狀開始出現與 CD4 T 細胞數量低於450/μl,以及和血液中 p24 蛋白濃度增加有關。當 CD4 T 細胞數量低於200/μl、病毒每 1ml 高於 75,000 且疾病症狀更加顯著時,就會發生 Fullblown AIDS,疾病症狀包括:HIV 消耗性症候群(wasting syndrome/體重減輕及腹瀉超過一個月)並出現指標性疾病,諸如:卡波西氏肉瘤或特定伺機性疾病,尤其是肺囊蟲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分枝桿菌複合體(Mycobacterium avium-intracellulare complex)感染,以及嚴重巨細胞病毒疾病(severe cytomegalovirus dusease)

愛滋病篩檢
愛滋病可透過 PCR、西方點墨法、免疫學的發法來確診。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種增加基因片段的量的方法。當病毒 RNA藉反轉錄酶轉變成 DNA 時,可以利用 PCR 放大病毒的 cDNA 以便檢測。
西方點墨法:是一種檢測特定蛋白質的方法,可證明病毒抗原 p24 和糖蛋白gp41、gp120、gp160 的存在。
免疫學發法可推論出 HIV 的感染的狀態,因為 HIV 感染者 CD4 淋巴細胞的量、CD4 與 CD8 淋巴細胞的比值都極低。由 CD4 淋巴細胞即可確認 AIDS 的病期。

愛滋病的治療
目前沒有根治愛滋病的方式。美國 FDA 核准的愾 HIV 病毒藥物可分為:結合性、融合-侵入性(fusion-penetration)、核苷類似物反轉錄酶抑制劑、非核苷反轉錄酶抑制劑、整合酶或蛋白酶抑制劑。透過雞尾酒療法,混和數種藥物進行治療可以控制病毒數量;也可以針對伺機性感染近性預防性投藥。但無法根治愛滋病。
結核病
 

結核病.png


結合分枝桿菌是一種可贈成宿主終生感染的細胞內病原菌,他有會在細胞內存活的複雜特性。
接觸此菌後,結核分枝桿菌會進入呼吸道,隨著被感染的微小顆粒到達肺泡,肺泡巨噬細胞會吞噬這些小顆粒。與多數被吞噬的細菌不同,結合分枝桿菌會阻止溶體(lysosome)與吞噬體(phagosome)融合,避免被溶體分解。在此同時,吞噬體與其他細胞內液泡結合,容許養分進入。並促進此菌在液泡內複製。雖然巨噬細胞會利用氧化氮(NO)及過養護梨子監所產生的活性氮中間產物來毒殺被吞噬的細菌,但此菌會使氧化劑失去活性,因而能躲避巨噬細胞的毒殺作用。

結核病流行病學
雖然結核病可能發生在靈長類或實驗室動物如天竺鼠,但是人類是唯一的天然宿主。這種疾病因人跟人近距離接觸,吸入具感染性的懸浮微粒而傳播。大型顆粒會附著於黏膜表面,經由呼吸道的纖毛而排除。但帶有 1~3 個結核菌的小顆粒卻能到達肺泡造成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約有 1/3 的人口感染結合分枝桿菌,在 2012 年約有 860 萬個新病例以及 130 萬個死亡病例。儘管這些統計數據十分可怕,全球新病例增加的速度有間緩的趨勢,在 1990 到 2012 年間死亡率更是減少了 45%之多。結核病發生率最高的地區是中國、印度、東歐、巴基斯坦、漠南非洲及非洲南部等地。美國境內自 1992 年以來,結核病的發生率已穩定下降,在 2012 年的 9945 個病例中有 60%是境外出生的。上升中的結合分枝桿菌高危險群包括遊民、藥物及酒精濫用者、囚犯、HIV 感染者。因為這種疾病很難從這些族群中根除,所以如何控制疾病而不要擴散到健康照護工作者之中,變成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課題。尤其是針對有抗藥性的結核分枝桿菌,病患就算接受了適當與充份的治療,還是可能長期持續感染。

結合分枝桿菌的臨床疾病
結核病可能侵犯各種器官,但免疫能力正常的感染後,疾病多半會局限在肺部。感染初期只發生在中下肺部,在此處結核桿菌可以自由複製。病患的細胞性免疫會被機制會被活化,在接觸此菌的 3~6 週內多數病患的分枝桿菌就會停止複製。約有 5%的人會在兩年內發病,其他 5~10%會更久才發病。結合分枝桿菌的發病與否取決於感染的菌數與患者免疫能力。例如感染 HIV的患者因為 CD4 T 細胞數量的低下較容易、較早發病。結核病的臨床徵召及病癥可以反應出原菌感染的部位,疾病初期通常局限於下呼吸道。剛開始時病患多未自覺發病,典型的狀況微常抱怨倦怠、體重減輕、咳嗽及夜間盜汗等非結核病特有的症狀。痰可能不多,也有可能發生痰中帶血或有膿。
臨床診斷可經下列方式確認:
1. 肺部 X 光片
2. 皮膚測試發生陽性反應
3. 實驗室檢測發現結合分枝桿菌,不論是顯微鏡觀察或是細菌培養。
病患發病後,通常單側或兩側肺葉會有肺炎或膿瘡形成,並呈空洞化。患有傳播性結核病的病患可能沒有肺部疾病的徵兆。

茲卡病毒
 

茲卡病毒.jpg


茲卡病毒(Zika virus)為黃病毒(黃病毒科、黃熱病毒屬)的一種,是一個有包膜、二十面體、單股正鏈 RNA 病毒,長度約為 10,794 個鹼基,主要是經由蚊子傳播的蟲媒病毒(vector borne disease),最早在 1947 年於烏干達茲卡森林中的彌猴體內分離出來,而第一位被報導的人類感染者是在 1954 年的奈及利亞,首次群聚事件發生在 1978 年的印尼,而 2007 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蒲島爆發的群聚疫情,使此疾病受到注意。
其發病機制一般認為是透過病毒在侵入處附近的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s)複製,之後被攜帶至血流和淋巴結。

茲卡病毒流行病學
茲卡病毒被發現後,經過了半世紀,大多只在非洲及亞洲發現散發的人類病例,直到 2007 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蒲島爆發群聚疫情,為全球首度於亞洲及非洲以外之地區發生,才對這疾病有比較多的認識。最近一波疫情則是開始於 2013 年 10 月的玻里尼西亞等南太平洋島嶼地區,其後在 2015 年 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證實巴西東北部出現本土的茲卡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為美洲地區首例,2016 年 1 月,疫情擴增至中、南美洲數十個國家/屬地,包括巴西、哥倫比亞、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墨西哥、巴拉圭、蘇利南、委內瑞拉、宏都拉斯、巴拿馬、法屬馬丁尼克、法屬圭亞那、波多黎各、海地等皆出現本土疫情,因此,茲卡病毒感染症被認為是將會持續擴展到新地區的新興傳染病。
依據基因型別分為亞洲型和非洲型兩種型別,在中非、東南亞和印度等都有發現的紀錄。
臺灣於 2016 年 1 月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病例。

茲卡病毒的傳播與傳染
目前的直接證據,是過去曾在非洲綠猴(Cercopithecus aethiops)及赤猴(Erythrocebus patas)上分離出病毒,認為是由斑蚊屬的病媒蚊和靈長類動物形成病毒傳播循環,但由於在斑馬、大象、水牛及齧齒類動物都有分離出該病毒,因此詳細病毒傳播過程仍待進一步研究。在 2013 年發生於波里尼西亞的疫情證實人類為確定的傳染窩之一。
茲卡病毒的傳染方式
茲卡病毒的傳染方式有以下幾種:
1.
病媒蚊傳染:如果被帶有茲卡病毒的病媒蚊叮咬,經過約 3 至 7 天的潛伏期後(最長可達 12 天)開始發病。感染者在發病第 1 天至發病後 11 天,血液中存在茲卡病毒,此時如果再被病媒蚊叮咬,病毒將在病媒蚊體內增殖,經過約 15 天左右,病毒進入蚊子的唾液腺,就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而當牠再叮咬其他人時,這一個人就會感染茲卡病毒。在臺灣,可傳播茲卡病毒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這 2 種蚊子均曾有文獻報導在野外捕捉到帶有茲卡病毒的成蚊,因此確定是病媒。其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腳上有白斑。其中埃及斑蚊的胸部背側具有一對似七弦琴 (彎曲條紋) 的白色縱線及中間一對淡黃色的縱線,喜歡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人為造成積水的地方;白線斑蚊胸部背側中間有一條白色且明顯的縱紋,比較喜歡棲息於室外。斑蚊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 1–2 小時及日落前的 2–3 小時,此時外出時要特別留意做好防蚊措施。
2.
性行為傳染:男性可透過性行為把病毒傳給其性伴侶,有文獻報告指出,已在人類精液中發現茲卡病毒,且已有數起茲卡病毒透過性接觸傳染的案例。
3.
母子垂直傳染:部分研究發現茲卡病毒可能躲藏於胎盤及存在於羊水中,可經由母嬰垂直傳染。
4.
輸血傳染:此外,由於約有 75%-80%的個案沒有明顯症狀,感染者在不自覺下可能經由捐血將病毒傳染他人,因此在流行地區可能會發生輸血感染。
預防方法
茲卡病毒感染症主要經由斑蚊叮咬傳染,目前無疫苗可預防,避免病媒蚊叮咬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
1. 防蚊措施:
(1)戶外活動時建議使用經衛生福利部核可、含 DEET 的防蚊液,並依照標籤指示說明正確使用。如果防曬乳液和防蚊液一起使用,則應先塗抹防曬乳液,再使用防蚊液。
(2)長時間戶外活動時,應穿著長袖衣褲,並可在衣服上噴灑防蚊液,增強保護效果。
(3)至流行地區活動時,應選擇裝有紗窗或空調設備的居住場所。
(4)如果確診為茲卡病毒感染症,發病期間要待在蚊帳內或室內,避免被蚊子叮咬造成次波傳染。
2. 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
3. 建議懷孕婦女如無必要應暫緩前往流行地區,若必須前往請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福部核可的防蚊藥劑等。
4. 具有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旅遊史之注意事項:

(1)凡自流行地區返國後,均應自主健康監測至少二週,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
(2)安全性行為:自流行地區返國後,無論是否出現疑似症狀,未來 6 個月有性行為時,男性和女性均應採取安全性行為,男性之性伴侶若為孕婦,則性行為時應戴保險套至性伴侶分娩。
(3)女性自流行地區返國後,無論是否出現疑似症狀,建議延後至少 6 個月懷孕。
(4)自流行地區返國後,應持續使用防蚊液至少 3 週,以避免被病媒蚊叮咬可能造成社區傳播。
5. 懷孕婦女如有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活動史,或相關暴露史,且於暴露後 2 週內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暴露史,醫師將進行通報並採檢送驗,必要時會進行胎兒超音波檢查,以瞭解胎兒是否有小頭畸形或顱內鈣化;懷孕婦女若於暴露後 2 週內無疑似症狀,如有疑慮可請求檢驗,經醫師評估有必要時可採檢送驗。(懷孕婦女之茲卡病毒感染症通報與檢驗流程)
6. 自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離境,應暫緩捐血 28 天,避免可能造成輸血感染。

茲卡病毒的臨床症狀
像其他黃病毒感染類似,並不是每一位感染者都有明顯症狀,平均約有 25%的感染病例會出現臨床症狀,典型的症狀是發燒、紅疹、關節痛(arthralgia)、關節炎 (arthritis)、非化膿性或充血性結膜炎 (non-
purulent/hyperemic conjunctivitis) 等,其他常見症狀為頭痛、後眼窩痛、厭食、腹痛及噁心等。茲卡病毒感染症之症狀與登革熱相似但較輕微,這些症狀通常在 3–12 天的潛伏期過後開始,症狀持續約 2–7 天,常會被忽略或被誤認為登革熱。過去報告多認為茲卡病毒感染症通常不至於造成重症或住院個案,依據流行地區監測資料顯示,曾有病例出現神經系統 (如急性多發性神經炎,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 或免疫系統 (如特異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併發症,且有孕婦產下小頭畸形新生兒之案例,近期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結果顯示,這些神經異常與感染茲卡病毒有關。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局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index.aspx
傳染病防治法
file:///C:/Users/user/Downloads/b6ea1e22-2407-4bf1-943e-406d5d737d86.pdf
《Medical Microbiology》by Patrick R. Murray 8e
《Medical Microbiology》by Patrick R. Murray 6e 中文版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 http://praatw.org/aids.asp

圖片參考:
YAHOO 奇摩新聞
衛生福利部
聯合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流感 傳染病
    全站熱搜

    公衛醫週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